采风团成员体验采摘杨梅的乐趣。 罗远燕 摄
春日的西场镇老温村,千亩杨梅林红果垂枝,千顷红薯田碧波翻涌。4月20日,北海市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乡遇北海·跟着副刊游百村”主题采风活动首站启幕,市民、文友与记者走进西场镇老温村,共赴一场田园诗宴。
活动当日,采风团首先踏入了老温村杨梅园。此时正值杨梅成熟季,枝头红果如玛瑙垂挂。果农笑迎宾客:“摘杨梅要轻捏果蒂,一掐一提……”话音一落,采风团迫不及待涌向林间。林荫下,孩童踮脚摘高枝,姑娘蹲身寻低果,酸甜染红指尖;摄影师的镜头里,晶莹红果与采摘乐趣碰撞出乡土的诗意。果农笑言:“今年果甜价俏,游客现摘现买,销路不愁!”林间笑语与丰收喜悦交织,好一番乡村振兴的生动景象。
晌午炊烟起,梅林间焦香四溢。瓦瓮煨土鸡、炭火烤红薯,生蚝汁水渗入锡纸的“滋滋”声勾人馋涎。“鸡肉嫩滑,红薯甜糯,是土地的本真馈赠!”采风团文友吮指感叹。饱餐后,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孙汝荣与北海粤剧传承人裴小琼一曲《梁祝》唱醉杨梅林;耍花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谢荣明、吴小玲彩衣翩跹。方言小调中,游客击节哼唱,孩童扭腰学步。表演间隙,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亲自上阵,讲解了耍花楼历史渊源,并邀请大家学唱。“这种沉浸式的非遗体验太有意思了,这趟值了。”戏迷郑丽直言。
午后,采风团一行移步至老温村的文化活动中心参观,随后辗转驱车前往村头千亩薯田。站在田埂远眺,藤蔓如碧绸铺展,丰收的希望在泥土下悄然孕育。老温村驻村第一书记林永聪轻扒薯藤,向大家介绍红薯的种植技术、灌溉系统等关键环节,当大家得知老温村的红薯在2024年广西“好种好品”擂台赛荣获金奖时,无不惊叹于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奇迹。林永聪介绍:“孕育金奖的秘诀就是西场镇的沙壤宝地。”眼下,老温村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联收机制,不仅开发原味红薯干、红薯果脯等深加工产品,打造红薯干生产线,也辐射消化周边农户余薯,促进产业循环发展。谈话间,采风团成员俯身触土,指尖沾满春泥芬芳,笑叹:“这哪是红薯,分明就是土里刨出来的金疙瘩!”
下午3时,采风团满载而归,翻看相片——红果压枝的瞬间、非遗舞动的剪影、薯田无垠的绿浪,凝成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一日尝遍乡味,一眼看尽乡景!”农文旅融合的深入发展,让农田变景区、特产变金砖,乡村振兴的诗行,正写在老温村的春天里。
全媒体记者: 罗远燕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