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城事
北海市第一季度就业工作迎来“开门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日前,记者从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获悉,今年截至3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10人;全市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达2.2万余人,任务完成率为106.79%;2024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攀升至96.99%。我市就业工作迎来首季“开门红”。

近日,在海城区公共就业服务中心,一场特殊的就业帮扶在暖心展开。“我的孩子想找份工作,但是担心沟通有障碍,请问有适合的工作推荐吗?现在有哪些技能培训呢,她想再提升一下专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小李是一名听力障碍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她通过母亲向爱心专员诉说了自己的就业意向。在了解到小李的情况后,爱心专员立即开展“线上定制服务”。爱心专员通过微信沟通的方式耐心开导小李,帮助她克服心理障碍,挖掘她的职业专长和兴趣。根据小李的专业技能以及就业意向,爱心专员一一对接相关用工单位,为小李匹配合适的工作岗位。同时,爱心专员在与用人单位对接时,积极宣传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一次性扩岗补贴和社保补贴等政策,最终帮助小李成功入职我市一酒店。

这次“线上定制服务”,正是我市实行“一对一”爱心帮扶机制的生动实践——为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雨露计划”毕业生和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提供就业支持,大力宣传一次性扩岗补贴和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等就业补贴政策。据统计,今年截至3月底,全市发放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14.28万元,发放就业见习补贴116.07万元,鼓励企业积极招用高校毕业生,打通了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绿色通道,助力更多优秀人才实现就业梦想。

据悉,除了加强就业帮扶外,今年以来,我市人社部门通过优化就业服务、强化技能培训、加大创业扶持等举措,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

我市采用“线上+线下+直播带岗”的多元招聘模式,为求职者和用工单位提供线上线下公共就业服务,帮助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精准对接,提高匹配效率与就业质量。一季度,我市各级人社部门组织开展了54场专项招聘活动,参加招聘用人单位2085家次,发布岗位需求9.38万人次,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约1.32万人次。同时,人社部门完成7大园区近百家企业的毕业生需求调研,为高校毕业生去园区企业就业提供指导,并密集举办16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提供2.8万个岗位,服务求职达9600人次。

我市全面推动培训与就业服务的无缝衔接。今年以来,我市组织近400人参与职业培训,及时拨付75.8万元培训补贴,帮助求职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成才、技能增收。另外,我市还重磅引入无人机驾驶员高级工培训,与院校师资培养同步推进,目前报名工作有序开展,为低空经济腾飞插上技能翅膀。

同时,我市积极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第一季度,人社部门指导服务市本级9家创业孵化基地入驻企业423家;指导各县区审核推荐创业担保贷款申报141笔,发放贷款3081万元。

全媒体记者: 黄金敏

编辑:罗钊毅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市融媒体中心享有版权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须取得书面授权。对侵权行为,本中心将采取维权措施。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

法律顾问:广西海望律师事务所

吴松周 简家艳 李仕伟 0779-320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