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人生如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听建明表姐说,舅母最后一次住院的时候,还一再叮嘱,要收拾保管好她床头常看的书籍,等她出院,还要看。那些文史书籍,旧旧的,黄黄的,在她瘫痪卧床的许多年里,陪伴她度过了那些寂寞时光。她以为,她仍然可以像之前几次一样,治疗一段时间,又可以出院回家,继续她的诗书日子。她一直觉得自己值得庆幸,幸而只是双腿瘫痪,但脑健心莹,仍可以寻词觅句,拼凑几行平平仄仄,人生仍然美好而值得留恋。相比一生的坎坷,病痛的折磨是可以忍受的,所以她应该好好活下去。只是,没想到这一次,她会永别人世。时年九十六岁。

九十六年,有多少故事?

三年前,我最后一次去探望她的时候,她躺在床榻上,已经没办法起来。但她看起来依然一派从容智慧,冰雪洁净。她的面容美丽优雅,并没有因为病痛的折磨而显得局促和苦楚。她感叹,从来没想到自己原来能承受那么多生活的崩塌与打击,不过,也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既然生活是这样子,那么就接受下来,顺应它。

是的,她的一生,无论生活是富裕还是得意,愁苦或屈辱,她都没有耿耿于怀,她一直是顺应着的。从前她是一个富家小姐,过的是富贵生活,读书时连上学都有小车接送,优渥的生活让她有条件成为一个知识女性。她考上了广东省立勷勤大学,主修文史,成为20世纪30年代少有的女大学生。她聆听过鲁迅先生的讲学,还因为出众的才华而被宋美龄昵称为“小霞”。那时候的她,意气风发,胸怀大志。后来,她成为一名教师,并且一辈子以教书为职业。她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那是她一生中最满意和光荣的事。

虽然从小生活丰衣足食,但她从没想过要把这种生活当成生命的必需,她看轻物质,而更注重精神需求,所以她选择嫁给才华横溢却家境贫穷的舅父,他们是才子佳人式的结合。舅父那时在政府做事,接着抗战开始,局势混乱,她跟着舅父四处辗转,生活颠沛流离,但也没感觉有多苦。在保留下来当时的几张照片中,我们确实也看到,穿着旗袍的她,和舅父一人抱着一个孩子,笑容宁静平和。看着那些照片,我嘘唏不已,后来舅父被清除出队伍,长长的几十年里,他们不能生活在一起,甚至舅父去世时她也没能见上一面。照片上的那段时光,算得上是她生命中最幸福完美的时光了。舅父被隔离后,她一人独立抚养五个孩子,期间的艰辛,外人难以想象。儿子建新牙牙学语时因病而变成聋哑人,儿子建人在二十二岁时因救人而溺水身亡,她自己也蒙冤被强迫劳动、被审查,时间长达七年之久。厄运接二连三,她都咬着牙承受了下来。事过多年,我坐在她病榻前,听她讲起从前,她终于还是忍不住落下泪来。她不是抱怨,她只是心疼,心疼自己面对那么多失去而自己无能为力。

“但是,人生旅途中所遇到忧愁事太多,要坦然处之,乐观对待。”是的,命运左右不了,却剥夺不去她对生活的坚韧与热爱。她身上显示出一位知识女性顽强的一面,那就是在艰难失意的时候,也能坦然接受。想来她对生活的态度,确实像她所说的那样,顺应。

在人生最后十年,她的两条股骨相继坏死,受尽病痛的折磨,终至无法行走。因为儿女大多不在身边,所以很多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在床上寂寞地度过的。但是,她的精神并不寂寞。说起来,这也是她一生中最能静下心来读书写作的时光,她留下的大部分诗词,基本上是那个时候写下的。我曾经建议过她写回忆录,她笑笑说,之前已经有人这样对她说过了,不过,她不认为有什么值得写的,自己是个很普通很平凡的人,没有必要。

有人说,人生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可是舅母说,苦难也是美好的,要是没有苦难与厄运,一个人永远也不会知道心里会开出什么样的花朵,藏着多少勇气和坚贞。她很高兴能度过这丰富的一生。

如今舅母不在了,但我觉得她从来没有变老,也没有离去。她站在岁月深处,像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


编辑:庞华坚
相关稿件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