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这座城市之后,发现此地市委、市政府十分关注民生工程,城市建得美、管得好,旅游资源也丰富,在这里生活幸福指数很高,所以我留了下来。”4年前受公司委派,来到北海的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石文思,在今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这里确是一个生活惬意、适宜人居的好地方。”已在北海买房并不时来居住的中国文联副主席郭运德,在散文《北海缘》中曾这样形容北海。
……
不论是产业人才、还是名人名家,都是广揽英才的北海近年来大力引进的人才。这些人才为什么与北海“结缘”,而北海这座地处广西最南端的海滨城市,又凭什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要想引得凤凰来,先要栽好梧桐树。今年7月,北海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在对全市人才工作情况和原有人才政策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出台了“1+1+6”系列人才政策,明确重点引育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卫生健康领域优秀人才、产业优秀人才、国有企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名人名家和乡村产业振兴人才等6类人才,并依托学校、医院、重点产业园区、骨干企业、重要科研院所,建立建强人才集聚平台,加大人才荣誉激励,让人才有用武之地。同时,优化人才服务举措,提升人才获得感和成就感,让人才既能放开手脚施展才华,又无“后顾之忧”。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留住人的重要因素。北海地处中国的南海之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国前列,负氧离子含量超出内陆城市50—100倍,被誉为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被评为“中国十大宜居城市”“中国十大秀美城市”。2017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海时称赞,“北海有这么好的空气质量,是群众真正的福利”。如此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北海吸引人才的天然优势和闪亮招牌。
能否吸引人才扎根,关键还得看有没有人才的用武之地,看发展机遇、成长空间怎么样。笔直的向海大道、热火朝天的项目现场、干净整洁的街巷、游人如织的银滩……行走在北海,处处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力量。无论是撑起“工业脊梁”的绿色化工、电子信息、光伏材料、高端纸业、新材料、能源六大主导产业集群,还是异军突起的新经济,都能让人从中感受到这座城市发展的脉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组织的2022年营商环境评估中,北海市获得全区第一、实现“五连冠”,折射出全市上下优服务、促发展的决心和恒心;创新成立的北海市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指挥中心,体现了改革创新惠民生的实干……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吸引着各类人才来北海发展,也促进着人的发展与城的发展“双向奔赴”。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揽天下英才,为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让广大人才在北海这片热土上不断成就梦想,更好地实现以城聚才、以才兴城,北海必将铺展开一幅更加美丽的发展画卷。
版权声明:任何媒体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北海日报社旗下《北海日报》及其数字报和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抖音号,“晚观北海”微信公众号,北海新闻网及其微博、北海通讯APP等媒体平台的作品(包括不限于稿件、图片、视频等内容),均须注明来源和作者,并支付稿酬。对侵权行为,北海日报社将采取维权措施,届时产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权人承担。
版权合作联系电话:0779-2037559